氟斑牙產生的原因
氟斑牙是地區性慢性氟中毒(fluorosis)的一個突出的症狀。 地區性慢性氟中毒是 一種地方病,主要累及骨骼和發育期的牙齒。 出現骨病變的嚴重慢性氟中毒,被稱為“氟骨症”;而僅出現牙齒病變的慢性氟中毒,則被稱作“氟牙症”。因氟牙症患牙在臨 床上主要表現為釉質上出現著色的斑塊和缺損,所以,又稱作“氟斑牙”或“斑釉症”。
1931年Churchil首先肯定水中氟含量過高是本症的病因。 同年Smith用氟化物作大鼠試驗,證明氟含量過高可產生此症。 一般認為水中含氟量(1ppm) 為宜,該濃度能有效防齲,又不致發生氟牙症。 但個體因素及其他生活條件,對氟的感受性也有一定差異。 飲用水是攝入氟的一個最大來源,水氟攝入是按:①人的年齡;②氣候條件;③飲食習慣而綜合決定的。水氟的最適濃度主要又取決於當地的年平均最高氣溫,美國為 0 .7~1 .2mg/L;廣州約為 0 .7mg/L。我國地域遼闊,南北氣溫相差甚大, 因此不能只有一個適宜濃度,故我國現行水質標準氟濃度為0.5 ~ 1mg/L應是適宜的。
食物中氟化物的吸收,取決於食物中無機氟化物的溶解度,以及鈣的含量。如果加入鈣的化合物,則氟的吸收就顯著減少。 動物實驗證實:充分的維生素 A、D和適量 的鈣、磷,可減輕氟對機體的損害。這說明水氟含量過高,並不是造成氟牙症的唯一原因,因為水中含氟量稍高的地區,也不是人人皆罹患此症。
另外,能否發生氟牙症還取決於過多氟進入人體的時機。 氟主要損害釉質發育期 牙胚的成釉細胞,因此,過多的氟只有在牙齒發育礦化期進入機體,才能發生氟牙症。 若在 6 .7 歲之前,長期居住在飲水中含水氟量高的流行區,即使日後遷往他處,也不能避免以後萌出的恒牙受累,反之,如 7 歲後才遷入高氟區者,則不出現氟牙症。
推薦閲讀: